MY矿用电缆的良好性能源于科学严谨的多层结构设计
浏览次数:40发布日期:2025-11-13
在煤矿、金属矿等地下作业环境中,安全监控、人员定位、语音调度及自动化控制系统高度依赖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。MY矿用电缆作为井下通讯的物理载体,不仅需传输清晰信号,更必须具备阻燃、抗拉、防潮、抗电磁干扰及本质安全等多重特性。
MY矿用电缆的良好性能源于科学严谨的多层结构设计。

1.导体层
通常采用多股细径无氧铜丝绞合而成,既保证高导电性,又提升柔韧性,适应井下频繁弯曲敷设。导体截面积常见0.5mm?–1.5mm?,满足远距离低衰减传输需求,同时符合本安电路对分布电感/电容的限制。
2.绝缘层
采用聚乙烯(PE)或交联聚乙烯(XLPE)材料挤包,具有优异介电强度与低介电常数,有效减少信号衰减与串扰。部分型号使用发泡PE,进一步降低传输损耗,提升高频信号质量。
3.成缆与绕包层
多对线芯(如2对、4对、8对)按星绞或对绞方式精密绞合,大幅抑制电磁耦合与外部干扰;外层包裹聚酯带或铝塑复合带,增强缆芯圆整度,并为后续屏蔽提供平整基底。
4.屏蔽层
关键防护层,常见形式包括:
铜丝编织屏蔽:覆盖率≥80%,柔韧易弯曲,适用于移动设备连接;
双层屏蔽(铝箔+编织):用于强电磁环境(如变频器附近),实现全频段防护。
5.护套层
采用特制阻燃聚氯乙烯(FR-PVC)或聚氨酯(PUR)材料,具备:
阻燃性:通过MT/T818标准,遇火自熄,不延燃;
耐油耐腐蚀:抵抗矿井中液压油、酸碱水侵蚀;
抗撕裂与耐磨:适应巷道岩石摩擦与机械碾压;
低温弹性:在-20℃以下仍保持柔韧,防止脆裂。
6.铠装层(可选)
在高风险区域(如斜井、采掘面),可增加镀锌钢带或钢丝铠装,大幅提升抗压、抗冲击能力,防止落石或设备碾压损伤。